行业 | 浅析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分享到:

时间:2022-09-05 来源:产城智库 浏览量:554

突飞猛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孕育颠覆性的技术,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加速了未来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在体制机制、企业主体、科技创新、产业配套、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培育未来产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产业发展之路。

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要处理好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关系,通过组建战略咨询机构、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创业、加强市场需求支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等措施,释放我国未来产业发展潜力。

未来产业发展的4大趋势

1、新科技革命孕育未来产业新机遇。每一次科技和产业变革都是由一组新兴技术群所推动的,这些新兴技术具有前沿性、颠覆性等特征,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产业相关前沿技术包括数字产业的量子信息、未来网络、区块链、元宇宙等,生物产业的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生物育种、脑科学等,低碳产业的氢能、储能、碳捕获、碳存储等。由这些前沿技术孕育形成的未来产业能够适应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探索未知世界的需求,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前沿技术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很难在事前对未来产业的方向进行准确的预测。

2、主要国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由颠覆性的前沿技术所推动的未来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并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全球产业链控制力,影响国家科技安全、产业安全、国防安全等各个方面。近年来,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大国之间科技、经济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发达国家保持科技、产业领先地位的压力陡增,主要国家间围绕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发达国家将加强对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布局,以期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并保持其科技领先地位和全球价值链的主导地位。

3、突发外部冲击加速未来产业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获得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生产设备、物流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视频会议、电子合同、远程医疗快速普及,元宇宙等新技术新应用引起广泛反响。由突发外部冲击引发的新需求和新的应用场景加速了前沿技术的产业化速度,加快了数字产业、生物产业、空天产业等未来产业的发展步伐。

4、新型组织成为未来产业发展载体。未来产业研究所是集合多部门参与、公私共建、多元投资、市场化运营的研发机构,其职能覆盖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到规模产业化、市场推广的创新全流程。未来产业研究所将有望成为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有效创新组织模式,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未来产业的发展采用新型组织形态提供了更多选择。一是平台将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平台企业凭借其领先的数字技术实力、数据枢纽地位,具有连接广、成长快、控制力强等特征,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组织形态;二是去中心化组织的兴起,要集合全球和社会各界创新力量,开放共享,大幅提高创新效率。

产业发展机制的5大优势

1、体制机制优势。未来产业的发展基于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因部分企业在基础研究上投入的动力不足,导致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在重大科学装置、重点科研项目上进行长期、持续的投入。对未来产业支持政策的效果既取决于未来产业的方向选择,还取决于能够集中多少资源,能否高效地集中和利用公共资源。例如,可在研发环节,集中力量建设大科学装置,组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研发机构;在产业化环节,调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向未来产业领域倾斜;在地方层面,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合力。

2、企业主体优势。在未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大量的创新和市场主体是未来产业成功的保障。我国的产业发展时间短且增长速度快,细分市场中的企业数量较多,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过度竞争,但也提供了当未来产业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后对不同技术路线进行探索的空间。

3、科技创新优势。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的突破所推动的,其商业化和大规模产业化过程需要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资源和能力是影响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政府持续加大对教育、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现已形成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并且能够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资金与人力投入方面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创新活跃的企业为我国前沿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产业配套优势。未来产业的技术创新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商业化和大规模产业化需要国民经济多个行业的支持,完善的产业配套对于未来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前沿技术与配套技术的共同演进可推动未来产业进入商业化和大规模生产阶段,有利于前沿技术更快地进入产业化阶段;另一方面,前沿技术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后,不但能够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还能够通过与周边配套企业的紧密合作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依托产业集群发展,可以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更快地促进前沿技术向大规模生产阶段的转化,有利于增强最终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5、市场规模优势。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是技术推力与市场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沿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一方面取决于技术的先进程度、成熟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该项技术形成的产品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足够的利润。

我国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市场规模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超大规模的国内消费市场,未来将更好地契合未来产业的市场定位;二是超大规模的国内产业市场,巨大的且持续升级的产业能够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市场需求支持;三是超大规模的出口市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一方面为前沿技术的工程化提供了充分的市场支持,另一方面,也容纳了更多的技术路线竞争,具有应对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不确定性的韧性。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拥有发展未来产业的诸多优势条件,但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未来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随着大国博弈加剧,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或将成为大国科技和产业竞争的主战场,使我国未来产业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