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 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6种创新模式

分享到:

时间:2022-09-07 来源:规划师笔记 浏览量:640

随着产业园区行业形势的更迭与发展不断加快,传统的坐地招商、政策招商对企业的吸引力日趋平淡,在不断更新的经济环境和竞争要求下,一些园区招商创新模式陆续出现,冲击着既有的传统园区模式,也引领着全新的园区招商引资范式。

6种创新招商模式

1、轻资产、重资本招商模式。受大环境影响,企业的资金压力日益突显,投资意愿显著减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招商引资除了需要政府在资金和配套上给予企业支持,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在固定资产与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该模式有三点优势,一是由政府为企业取得土地产权,能够大大缩短拿地时间;二是能有效减轻企业非生产性投入;三是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有助于企业的快速投产。

2、飞地招商模式。飞地招商模式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域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的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该模式可利用税收分配、政绩考核等利益机制,打破招商中的行政界线,促进各地区间的资源流动,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链主招商模式。链主企业在招商引资和打造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种主流招商模式,一是依托本地链主企业的吸附能力,招引相关配套企业;二是依托当地良好人才资源和产业配套,招引成熟的链主企业;三是通过吸引成熟的链主企业,将发展目光投向具备链主潜力的企业。

4、政府引导资金招商模式。即“产业基金引项目”模式,通过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建立股权投资基金,打造“基金+项目+园区”的一体化生态链,实现资本与项目的有效对接。该模式通过将地方以投资的方式同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为企业立足本地区发展,形成相关产业聚焦效应,提升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

5、招商引资PFI模式。PFI模式即私人主导融资模式,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需要建设的项目,并通过招投标,由获得特许权的私营部门进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由私营部门从政府部门或接受服务方收取费用以回收成本。该模式通常利用私有资金、人员、技术、管理等优势,进行公共项目投资、开发建设与运营,达到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6、“园区互联网+”模式。“园区互联网+”是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结合园区物业管理、增值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规划内容,帮助园区在信息化方面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以及对内对外的服务运营平台。

在“园区互联网+”的三个运营模式中,一是面向园区内部的经营管理系统,为入园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和服务;二是面向企业的服务超市管理系统,实现具有服务需求的园区企业与相应服务机构的有效对接;三是面向园区或企业间的集合交易系统,构建网络化的产业生态圈。